企业新闻

专访罗韶颖:走东原地产特色发展之路

6月23日,由东原地产集团打造的国内首个在交付社区打造的社群空间——原•聚场(以下简称“原聚场”)在重庆东原D7区正式启幕。此举进一步升级了东原社区运营水平,再次稳固了东原在社区领域的行业地位,也为地产行业下半场的创新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原聚场开业之际,东原地产董事长罗韶颖接受了各大媒体的专访,不仅介绍了多年来东原在社区领域的用心探索,还分别从企业发展战略、管理制度以及市场角度解读了东原近年来逆势崛起的秘诀。以下是本次专访的具体内容:

问:原聚场是否会在全国进行比较大的复制?
答:事情的演化可能未必在我们今天能够掌控的范围,但是我们对这个产品的规划,出发点一定不是基于商业模式,甚至可以说是反商业的。我们在这里做的是我们1.0版,面积不是特别大,功能设计更多的是希望给社区居民在室内更丰富的休闲活动,让人有更多互动。业主需要交流,现在城市有很多主动性失业的同志,往往这都是蛮有才华、有思想的同志,他们在社区休闲的时间,你怎么积极的用起来,甚至作为社区的能源或者资源,这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问:未来会不会在物业服务上,增强我们服务功能的板块,比如说医疗、教育板块,有没有这方面的规划和打算?
答:我自己接下来也会蛮好奇的看这里面会发生什么事情,然后一步一步会怎么演变。当这个空间具备足够可能性的时候,接下来就是社区能源或者资源,有什么样的资源会开始自主的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涉及到医疗和教育,我相信假设小区里面有谁家的爷爷奶奶就是中医,他们退休后闲不下来,就可以在这里申请设一个点望闻问切的时间段,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社群APP、论坛等方式帮他们做推广,每个楼栋小海报帮你贴上,完全可以这样做,让他们过一个比较丰富的,能够为社会发光发热发挥余热的晚年生活,

问:社区商业是今年发力的点,但是现在商业困境比较多,同质化严重,东原在这一块有什么想法,怎么去做产品?
答:我们做商业,去年已经开始了,在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尝试做社区商业,社区量级的商业,我们正在尝试。面积从5000方到5万方的面积,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社区商业这个领域是需要去变革的,它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它应该发挥得价值。我们大多数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同质化程度确实很高,但是只能去到这样的地方才能得到室内休闲的地方。为了享受这个,你需要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因为它辐射的面积很广,一线和强二线城市交通成本、时间成本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社区商业应该发挥更大的价值。以一公里作为半径划一个圆,里面可能会有十家社区商业,每一家都是勉为其难的为最近的几个小区提供最基本的商品和服务,这种状况,在一线和强二线这样的城市里面,住在这样的小区里面,我认为是有足够支付能力的。他明明可以买28块钱的星巴克咖啡,但是宁愿在楼下小店买8块钱的咖啡,中间20块钱去哪里了?其实方方面面都是一样的,客人没有享受到同等消费能力的服务,店家没有赚到更多的钱,房主也没有收到更高的租金。那么比如这十家均分每年销售额,如果一家做的非常好的时候,一公里其实是非常舒适的距离,步行或者骑共享单车到某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品质和服务是跟其他几家明显拉开差距的,我宁可去那里买28或者38块钱的咖啡。我觉得这个商业模式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

问:会有新的一轮全国化布局吗?
答:更多的是在原有布局上做深化,在现在宏观调控的局势下做相应的调整。

问:有哪些城市想进,有哪些城市可能是不会进的?
答:我们有一个关健词叫“深耕”,我们深耕是一线和强二线,这是我们要进的,而且所有一线和强二线都要进,到现在也有心有余而没有进去的,比如北京,我们不会放弃。目前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城市以外,昆明、西安是我们接下来的城市,去年是郑州。两块布局的重点,一个往北走就是京津冀,大北京扩大到京津冀,往南就是珠三角,也就是广东区域。

问:去年通过并购或者招拍挂市场拿了不少地,今年有什么动作?
答:关于拿地,我们差异化开始也许也带着些众多房企都会有的无奈,这体现在我们经营的方方面面,我们被迫醒的早一点,前年还有很早的时候就判断到招拍挂会很火,因此更早的时候就在收并购方面努力、战果表现在去年,70%都是非招拍挂,是以成本更可控的方式拿地的。去年给今年定的指标500亿,我们到上个月已经全部完成了,今年行程过半赶紧又自己调整了指标,这个指标就不透露了,但是远远不止500亿的,还有半年的时间。

问:您说过北京是必进的,后来加了天津和河北,您怎么看待天津和河北的区域价值?东原正式进北京的时间表大概是什么时候?还有深圳,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规划?
答:城市群会有大大小小的不同城市,首先因为我们这么多年没有进去北京,那么好吧,扩大一下范围,就是京津冀,毕竟在北京的地太少了,广州有没有机会,当然也机会,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我们现在佛山也有项目,搞不好佛山是在广东开头的第一站。
时间表的话,这个问题很伤感,每年我都会觉得明年就是时间表,但确实在北京和深圳不好说,北京我们差点今年就进了,差点收购,最后关头被横刀夺爱。

问:您刚才提到的产业地产,相比一拿就拿几千亩的企业,产业地产这一块拿地更具体的做法会是什么?
答:我们自己给自己提的说法叫做精品产业地产,简单点可以这样说,还是会围绕我们现有的地区去研究一下。

问:很多开发商都在追求规模,咱们这一块在追求企业利润率和规模方面怎么考虑的?
答:行业发展到这个阶段,我相信我们是走的相对特色一点的路线,而且我们差异化路线还会继续走下去。正是为了让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去坚持走我们永远差异化的路线,所以我们会需要一个基本规模,在这个规模之下,有可能我们会被迫为了存在去牺牲和放弃一些差异化的尝试,但是规模化在哪里,我们也在考虑,我们也需要足够的空间继续做创新尝试。

问:您对现在楼市信心怎么样?对未来的判断是怎样的?
答:对几乎所有开发商来说,现在是压力特别大的一个时期。当下都有各自的应对策略,我们也有自己的应对策略,基于长远来看,我觉得心态还是蛮谨慎乐观。下半场走到这个时段了,行业竞争又加大,当你放到整个大画面来看,其实行业是万亿级的市场,非常大,首先意味着这是一大池子水,整个行业里面最关键的三个要素:地、资金、客户。在这个行业里,三个要素有一个共性,结构非常丰富,来源非常多,在任何一个城市,每一个领域都有大鱼小鱼,城市有城市的特点,再分解到客户,所以这中间组合有非常大的多样空间。我们很难以想象说,这个行业发展到后面,哪一类是主流,反而在多样化三要素大鱼缸里,有更多的你通过敏锐的发现不同要素组合之间差异化的打法,又有很强的执行力,那么你真的可以不断的有大大小小的商业创新空间。我不认为这个行业只能有一种玩法。

问:针对现在的市场,东原的应对举措是什么?
答:东原一直以来做我们觉得应该做的事情,然后有我们战略方案上的判断,可能不是特别会关注我要去超谁。整个行业大浪淘沙走完之后,前一百家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大概2020-2025年会形成市场规模。
我们是从重庆走出来的一家公司,过去几年我们已经把重庆做战略要地,过去重庆拿地占80%,外地占20%,现在已经倒过来了,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加大外地的投入。我们在过去半年里面,在重庆新增的项目,在成都新增的项目,包括现在在西安、昆明的项目,其实都已经赶上了重庆,战术上的动作还是相对较快,这也是东原的一个特色,也是领先了一小步。住宅也是这样的打法,我们在商业、地产、医疗地产等方面的创新,我们整体策略是会用比较轻的方式切入,我们伸出探索尝试的触手会比较多,我们也不指望每一个尝试都能做成相应的商业模式,这就像做投资是一样的,或者称为新商业模式,以一线和强二线住宅为基础的新商业模式一定可以孵化出来新的能够给公司带来相当大的新增规模的产品或者模式。


问:您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有风险?房价这么高,房子现在能不能买?第二个问题是前一段时间有报道,三瓶白酒可以买个军工企业,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一定有风险,房价的话要看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以及你觉得你现在是否要住。

问:地产行业给您带来了什么?
答: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你会有机会去做一些主流是偏男性玩家色彩的行业,大家可能不会去做的事情,你有机会做一个创新,而且这种创新能够得到比较丰富、多样的反馈。你的创新得到热烈的呼应,你在学习成长,团队也在学习成长,这样一个机制会逐渐强化团队,从而去做更多的强体验导向。

问:东原地产女性高管比例高达三分之二,这是巧合还是特意?从女性情感视角和行为方式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地产行业又给包括您在内的女性代表带去了什么?
答:三分之二这个数字有显著的下降,随着这几年的扩张,城市公司数量增多,其实城市公司总经理一个女的都没有,都是男的,现在总部层面的女性高管比例大约是在三分之一的样子,当然相信这在地产行业也是相当高的了。
作为女性领导者来管理公司,她会给市场、客户带来什么。首先是女性视角,这倒不是一种僵化的定型,确实女性会更多偏生活视角,偏更强的体验视角,也确实是有感知的把握,出来的产品一定是尝试给市场和客户更多强体验的东西。

问: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的话,怎么让人力匹配上发展速度,不知道您在用人方面有什么自己的方式或者诀窍?
答: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基因,其实分解到团队也是一样的,比如说激励机制,当行业里面都把股权激励为主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做跟投,我们会更务实的看怎么让它真正发挥效益。所以到今天来说,我们跟投对团队的激励,包括EVA对团队的激励都是更好用的激励。而且这两个分别起到的激励效果,都要远远好过标准范式的股权激励。我觉得真正的合伙人不光是利益共享,除了金钱方面的利益同甘共苦,我想首先应该志同道合。要强行解读志同道合的话,志就是战略,你的志向,你个人志向,和团队战略。道是文化,是这帮人跟公司、老板大家真正做战略上的认知,对文化的认知。在这种前提下,你都不要去讲什么利益分享,当在东原战略高度一致、文化高度一致的时候,利益也是分享的,这是自然的结果。所以这是为什么行业里做股权激励的时候,我们会非常接地气的做非常务实的鼓励,效果也是很好的。